微笑文学>修真小说>三国之最风流 > 168 刘玄德思急勤王(五)
    众人慌忙上前扶起朱俊。

    朱俊半坐席上,伸出手,颤巍巍抓住杨彪,说道:“唯……”

    杨彪问道:“朱公,唯什么?”

    朱俊说道:“唯镇东可解朝廷此难!”

    却是於此生命的最后时刻,钟繇之前拜访朱俊,向他提议还都洛或召荀贞入长安,勤王救驾这件事起了作用。说完此话,朱俊又吐出两口鲜血。

    鲜血洒满衣襟,他怒目圆睁,拼尽全力,说道:“恨煞老夫!”溘然长逝。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却这朱俊与杨彪等人不同,杨彪等家累世公卿,他们从小就学习儒经,恂恂儒者也,朱俊乃是出自寒门,——寒门也者,对应的是贵族、世家,并非贫寒之意,朱俊尽管少孤,然其母贩缯为业,其家里还是挺富足的,但话说回来,毕竟非是仕宦门第,他受市井风气影响,因少年之时便有侠风,好义轻财,后来入仕,又多次带兵,常在军中,故而性格刚强,但是三年前他怀着“大事可济”的心态应诏入到长安,至今整整三年,却是日月蹉跎,非但一事无成,至到现下更是仓皇狼狈的来做说客,更反被郭汜扣留,因此不堪受辱,竟是愤懑离世。

    观朱俊入仕后的经历,先是於光和元年,交州叛乱时,他临危受命,被朝廷任为交州刺史,平定了交州叛乱,后於光和七年,也即初平元年,又与皇甫嵩分别率兵,平定了黄巾之乱,其人用兵之能,固虽不及将门出身的皇甫嵩,可平心而论,也算事功颇立,威名赫赫,放到平素,凭此功劳,荣贵而终不是难事,可於下乱世,便如他这等的一代名将,亦难超脱於外,最终落得了个此般下场,亦是可怜可叹。

    所谓物伤其类,“兔死狐悲”这个词用在现下或许不太合适,但杨彪、赵温、张喜等人此时的心境,却是与此词表达的意思颇为相似。杨彪的怒火抑制不住,他迈开大步,到帐门前,掀开帘幕,冲监视於外的军吏喝道:“郭将军何在?”

    帐中的喧闹之音,帐外军吏已然听到,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见杨彪怒火冲冲的出来,为首军吏回答说道:“将军有军务在办。”

    杨彪怒道:“尔等速去把郭将军请来,就告诉他说,大司农朱公因被他扣留而病发而亡了!”

    大司农是九卿之一,朱俊的名声,便是凉州军中的寻常兵士也尝有耳闻,这军吏听得此言,倒也知事情的严重性,吓了一跳,就急忙去找郭汜禀报此事。

    杨彪回到帐中,与赵温、张喜等围在卧躺席上的朱俊身边。

    十余个公卿大臣,或者眼圈通红,或者涕泪纵横,或者唉声叹气。

    要说他们与朱俊的关系都很好?也不尽然。事实上,因朱俊的寒门出身和朱俊的刚强脾气,他们中还有些人与朱俊彼此间是不太和睦的,可是此时此际,众人与朱俊可以说是处於相同的环境,所以却不免同仇敌忾,各因此而生不同的感触。

    赵温说道:“诸公,君等!李傕劫持天子,郭汜将我等扣留,二人都实在是胆大包天,恣意妄为,我等绝不可容之、任之!”

    张喜问道:“如此,以赵公之见,我等该怎么办才好?”

    赵温说道:“等会儿郭汜来到,我必面责於他!”

    张喜面现担忧,说道:“如公所言,郭将军已经恣意妄为,把我等扣留在了他的营中,咱们手无寸铁,若再惹怒了他,只怕……”

    话没说完,但众人已是皆知其意。

    赵温问道:“然则以赵公之见,我等该如何是好?”

    张喜说道:“以仆愚见,委曲求全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