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推荐
- 9591次播放
- 8932次播放
- 8896次播放
- 8460次播放
- 7996次播放
- 7357次播放
- 7252次播放
- 6813次播放
- 6713次播放
- 5987次播放
- 5051次播放
- 4967次播放
- 3344次播放
- 3132次播放
- 2598次播放
- 2484次播放
- 2426次播放
- 1067次播放
- 620次播放
「东方红1949」东方红1949百度网盘资源 红色惊险长篇力作 - (更新至第40集)
关于《东方红1949》的剧情
围绕1949年新中国诞生这一历史横断面展开,以民歌“东方红”作为此剧的主旋律,以众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冲突为重点,提炼出一个单纯而永恒的主题:即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尚未建国之际,就充满忧患意识,如何防止像李自成政权的悲剧发生,提出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中国几千年历史没有一个朝代能逃出这个“兴亡周期率”的怪圈问题。“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毛泽东进京时这两句话成为全剧的主旨。为了探索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禁区,剧中还以很大篇幅描绘了毛泽东与江青、毛岸英、毛岸青、李纳、李敏及蒋介石与蒋经国、蒋纬国、宋美龄、蒋孝勇、蒋孝武等历史人物的情感纠葛,还原出一个真实、平凡有着七情六欲,也有着难言之隐的毛泽东。同时也将一个没有妖魔化、漫画化的蒋氏家族,栩栩如生地描绘给世人评说。尤其值得令人期待的是,该剧围绕国民党军统特务多次妄图刺杀毛泽东为情节线,从城南庄敌机偷袭到西柏坡投毒、从香山兵变到玉泉山刺杀、从先农坛暗杀到炮轰天安门……悬疑、惊悚、侦破、局中局、谜中谜。毛泽东的忠诚卫士张虚以极其灵敏的嗅觉与蒋介石心腹女谍谷正藩进行着生死较量。情爱恩仇更使一对血性男女陷入刻骨铭心的灵魂撕裂之中。在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令人窒息。
东方红1949的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东方红1949》由国家一级编剧王彪和国家一级作家赵锐勇历时两年,十易其稿创作完成。他们首先确定了以“刺杀毛泽东始末”为主线的创作思路,将主旋律与反特谍战相结合。为了还原出一个真实、平凡的毛泽东,他们还在剧本中加入了毛泽东与江青、毛岸英、毛岸青、李纳、李敏及蒋介石与蒋经国、蒋纬国、宋美龄、蒋孝勇、蒋孝武等历史人物的情感纠葛。
求一篇《东方红1949》观后感
《东方红》诞生于“文革”前夕,这一点看似偶然,而实际上却恰是最富历史意味的一刻,它仿佛为“十七年”中国电影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可堪回味的句号.
歌舞剧《东方红》率先诞生
196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15周年,庆祝活动中需要一些重点节目.7月13日,周恩来受陈毅邀请到上海,观赏第五届“上海之春”开幕式演出过的音乐舞蹈剧《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看罢此剧,周恩来受到启发,下决心亲自抓一部大型舞蹈史诗作品.
周恩来一回到北京,马上找来周扬及文化部、总政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谈了他的设想.周恩来表示:“我有这么一个想法,就是最好在15周年国庆,把我们革命的发展,从党的诞生起,通过艺术表演,逐步地表现出来……”一开始有人主张用音乐会的形式,后来周恩来建议是否能搞歌舞会,这样更贴近群众,更容易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7月18日决意提出,7月底晚会开始启动,这意味着仅仅50天的时间就要弄出一台大型晚会.
关于大歌舞的名称问题,导演周巍峙建议用“东方红”,周恩来立即表示赞同.而且参考了国外的概念后又经过讨论研究决定,晚会还冠以了“音乐舞蹈史诗”的名称.
周恩来亲自在全国调兵遣将,动用了3000多人的大型阵容,聚集了当时最权威、最著名的作词、作曲家和歌唱家,综合歌曲、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讲述了从帝国主义侵华,中国共产党成立,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到新中国成立的革命历程.
将歌舞剧搬上银幕
《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结束后,八一电影制片厂奉命同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一起承担拍摄该电影的任务.为此周恩来特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电影艺术家座谈会,讨论怎样把舞台演出搬到银幕上.“要让观众像坐在大会堂里看《东方红》演出一样”被当作拍这部电影的总体要求.
在实际拍摄工作中,有些舞台演出的特点在拍电影时都成了特大难点.比如,原来大歌舞全部演出的幻灯背景,是由200多个小幻灯同时投影到天幕上,组成大约800平方米整幅巨大的,可以有简单动作(如流水、飞云、光芒等)的画面———几乎同电影的切换镜头差不多,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但在拍电影时,幻灯背景的亮度不够,而如果把强烈的电影灯光打到台上,幻灯背景就成了白茫茫一片,拍摄陷入困境.
后来经周恩来批示,剧组从上海借来全国著名的制灯专家蔡祖泉同志到《东方红》摄制组工作,用提高幻灯背景亮度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另外,周恩来又交代外贸部的林海云用外汇在国外购买伊斯曼彩色胶片,以保证电影的拍摄质量.
在周恩来的全力支持下,摄制组仅花了三个月时间就全部拍摄完毕《东方红》一部彩色宽银幕和一部彩色普通银幕两部电影的所有镜头.到1965年9月,周恩来再次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亲自审查了《东方红》,这部电影终告完成.
本文链接:http://www.whweixiao.net/plays/120/
大家都在看
发表评论
